11月9日,在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的支持下,由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以下簡稱全倉登)主辦的進博會上海會議活動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可信協同模式探索”。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敏、二級巡視員劉煒,上海市數據局副局長翁軼叢,浦東新區商務委二級巡視員陸啟星,上海清算所總經理許再越,全倉登董事長王海濱等出席。浙江省商務廳,中國物流集團、中國外運、上港集團、山東港口集團、廈門國貿、臨港集團、上海外高橋集團等全倉登股東單位代表,以及來自產業、金融機構、媒體等領域的單位代表逾百人參會。
作為2025進博會上海會議活動之一,本次會議聚焦大宗商品市場的信用建設與協同創新,發布多項重要實踐成果,集中展示其在構建“登記+倉儲+金融”一體化協同體系方面的最新進展。
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敏指出,大宗商品在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的占比都很高,對于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全倉登作為大宗商品倉單登記基礎設施,可推動倉單標準化、電子化、資產化,有助于促進信息互通、信用共享與交易便利,提升上海在大宗商品領域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上海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共同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
拓品種拓倉庫,夯實倉單登記基礎
會上,全倉登宣布現貨倉單登記品種由銅拓展至鋁、鉛、鋅、錫、鎳、白銀等有色金屬品種,標志著全倉登的登記范圍向多板塊協同延伸,登記體系進一步擴展。截至11月9日,全倉登共登記期現貨品種13個,現貨倉單及存貨登記重量逾12.1萬噸。
為強化倉單登記貨物管理,全倉登為中儲股份、中國外運華中、上港物流等首批合作倉庫進行授牌。首批合作庫均為國內大型倉儲物流集團,覆蓋港口、內陸樞紐等關鍵節點,將共同構成全倉登可信倉儲網絡的核心骨架,為電子倉單對應的貨物安全與貨權歸屬提供基礎保障。
全倉登董事長王海濱表示,全倉登積極落實《上海大宗商品貿易轉型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的具體任務,以風險控制為前提,持續拓品種、拓倉庫、拓功能,著力建設“統一登記、數字監管、期現結合、產融互”的可信倉單體系,提升市場運行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強化金融協同,拓展倉單應用場景
當日,全倉登與上海清算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倉單轉讓登記與清算結算領域開展深度協作,探索建立“錢貨對付、安全高效”的清算模式,實現倉單轉讓配套的資金清算業務閉環。
上海清算所總經理許再越表示,作為國家系統重要性金融基礎設施,上海清算所將充分發揮在銀行間市場清算結算與風險管理方面的優勢和經驗,與全倉登通力協作、優勢互補,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合規、安全、高效的交易環境,推動大宗商品產業提質升級。
現場,全倉登還與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拓展倉單質押融資場景,為產業鏈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上海市開放戰略研究中心黨總支書記、副主任杜娟從全球貿易格局出發,系統闡述了上海建設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的機遇與路徑。全倉登機構合作與會員管理部負責人陸奕錦則從實踐層面,講述全倉登建設可信倉單登記體系的進展與探索。
在圓桌論壇環節,來自貿易商、倉儲、科技及金融機構的代表圍繞“全球視野下的大宗商品市場新變局”展開探討,深入剖析全球大宗商品貿易的新趨勢與上海大宗商品貿易發展的現狀,并為上海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建設建言獻策。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建立以倉單登記為核心的貿易、金融、數據基礎設施,是推動大宗商品市場轉型提升的關鍵舉措。
未來,全倉登將以倉單登記為載體,持續打造大宗商品可信貿易環境,助力上海加快建設全球大宗商品資源配置樞紐,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