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如何有效管理價格風險已成為實體企業穩健經營的關鍵。近日,期貨日報記者深入了解了徽商期貨助力安徽省徽商集團物產有限公司(下稱徽商物產)成功開展乙二醇套期保值業務的實踐歷程。據了解,此次期貨實踐為安徽省屬國有企業探索利用衍生工具管理經營風險提供了寶貴經驗。
作為安徽省徽商集團有限公司直屬控股全資子公司,徽商物產是專業從事生產資料經營的大型流通企業,業務涵蓋金屬材料、倉儲物流、加工配送、供應鏈服務等領域,網絡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其致力于成為安徽領軍、華東領跑和全國領先的綜合貿易平臺商與產業鏈集成服務商。
面對乙二醇價格波動帶來的經營挑戰,徽商物產積極尋求利用期貨及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的有效路徑。徽商期貨研究所期權部經理李紅霞告訴記者,2023年下半年,徽商期貨專門成立項目服務小組,圍繞專業技能培訓、管理制度建設、組織架構搭建等環節,梳理業務流程,為徽商物產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其系統性構建套期保值業務體系。
在專業技能提升方面,徽商期貨組織研究所、技術中心、結算部等部門的專業講師,為徽商物產量身定制了涵蓋期貨基礎、套保操作、軟件使用、交割流程及市場投研等內容的系列培訓課程,顯著提升了企業人員的專業認知與實操能力。
在制度體系建設上,徽商期貨項目服務小組依據《安徽省省屬企業高風險投資業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及集團相關管理辦法,協助徽商物產制定了《安徽省徽商集團物產有限公司經營性套期保值業務工作細則》,對套保原則、組織職責、業務流程、資金管理、風險監控、監督考核及保密工作等七個方面進行了全面規范,以“穩步推進、制度先行”的理念,協助企業逐步搭建起套保業務內部管理制度。
在組織架構優化方面,在保留原有決策與信息傳導機制的基礎上,徽商物產成立了專門的套期保值業務執行機構,明確了運營、經營、財務等部門的職責分工,同時設立風險監控崗與財務核算崗,確保業務執行、風險監督與資金管理的協同運作。
在完成制度與體系搭建并報經集團及省國資委備案批復后,徽商物產于2023年12月正式啟動乙二醇套期保值業務。李紅霞表示,該業務堅持以降低現貨市場風險敞口為原則,業務啟動初期主要是采用賣出套保模式,在現貨采購的同時,利用期貨和期權工具開展賣出套期保值操作。
李紅霞介紹,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徽商物產共開展五期乙二醇套保操作,累計套保量達2500噸。在為期三個多月的業務實踐中,企業嚴格執行風險控制流程,實行市值虧損預警機制與周度異常報告制度,并由集團進行季度監督,確保了業務在既定框架內穩健運行。
“通過系列套保操作,企業期貨端累計實現盈利12.98萬元,有效對沖了部分現貨經營中的價格波動風險。”李紅霞表示,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此次期貨實踐,徽商物產不僅完成了核心操作團隊的組建,更建立起一套涵蓋流程、制度與風控的成熟業務體系。項目結束后,徽商物產已成功將套保品種拓展至熱卷、螺紋鋼等其他大宗商品,展現出良好的業務延續性與擴展能力。
李紅霞表示,通過科學運用套期保值工具,徽商物產構建了貫穿采購、生產、銷售全周期的價格風險管理體系,顯著增強了經營穩定性與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從傳統貿易商向產業鏈價值整合者轉型升級。
“此外,在上述期貨實踐中,徽商期貨的深度服務不僅幫助徽商物產在風險管理上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也為安徽省屬國有企業合規、穩健地涉足期貨市場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與行業參考價值。”李紅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