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穩步發展期貨、衍生品和資產證券化”“建設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行業人士認為,這為期貨和衍生品市場高水平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為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業務發展打開了新空間。
近日,由鄭商所、中期協聯合舉辦的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高管培訓在杭州舉辦。據了解,本次培訓為期兩天,聚焦期貨公司合規風控、公司治理能力和服務實體經濟專業能力兩大核心內容,旨在通過典型案例分析與風險揭示,幫助參會人員將合規理念融入公司戰略決策與業務發展,堅守風險防控底線。同時,通過服務實體經濟各種業務模式的分享交流,夯實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功底,助力其更好地為實體企業提供風險管理服務,踐行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
近年來,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方式不斷演變,對風險管理公司的服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方式從品種上市初期的風險管理和價格參考,到利用期貨市場“點價”開展“基差貿易”,實現期、現“兩條腿走路”,再到“含權貿易”這類新型貿易方式興起,企業對期貨市場風險管理和新型貿易方式等需求的多樣化,為期貨市場功能深化和風險管理公司業務創新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
在期貨風險管理公司不斷探索服務實體經濟創新業務模式的同時,其人員隊伍規模也在逐漸發展壯大。據了解,目前,期貨風險管理公司已有從業人員近4000名,是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隊伍。不同于期貨公司的傳統業務,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業務的專業性更強且更具復雜性,對人員的合規意識、專業能力、職業道德等具有更高的要求。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高管,對公司治理、戰略決策等具有決定性影響,肩負著推動公司合規經營、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使命。
多位市場人士告訴期貨日報記者,企業目前利用期貨市場開展“基差貿易”“含權貿易”存在些許堵點和難點,如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風控體系,強化投研對期現業務的支撐,期現業務管理制度化、流程化和電子化建設等。
基于現貨企業發展現狀及其風險管理需求的持續升級,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會長勞洪波在培訓中表示,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務內容需迭代升級,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提供針對性的服務。比如,服務投資公司時,需要發現與現貨相關的市場套利機會,捕捉錯誤定價帶來的絕對收益。套利策略上要專注于期現、跨期套利,通過構建對沖組合,賺取價差(基差)收斂的確定性收益。基于貿易公司防止庫存貶值和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需求,應幫助其將零散的“點狀”套保需求系統化,主動識別并管理價格風險敞口,并將衍生工具深度嵌入現貨貿易流程,賦能和創新貿易模式。
至于如何提升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的服務能力,勞洪波認為,其要明確公司戰略定位,對內推動風險管理理念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風控,從單點控制升級為系統治理。同時,要留住人、吸引人、培養人,明確公司戰略前景與可盈利的商業模式,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對外,要告別傳統價格博弈,深入產業場景,構建差異化競爭力。以客戶真實需求為中心,提供深度融合資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綜合性風險管理方案。構建分層級的產品輸出架構(如定制化對沖工具、信用模型等),強化產品差異化與價值閉環。積極團結市場核心力量,整合資源,共同為客戶提供閉環服務。
合規是期貨風險管理公司穩健發展的生命線,必須貫穿于業務全流程。“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開展期現業務會面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中信寰球副總經理余文萼表示,其應建立健全的組織架構、可操作的管理制度、量化的風險指標體系與準入管理體系等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以此提高公司的風險識別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風險可測、可控、可承受,才能實現收益與風險的最佳平衡,以及為客戶提供多樣化服務、降低外部不確定性事件對企業完成年度工作目標的影響、防止單一重大風險事件(如未經授權的投機、操作風險、市場極端行情)導致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等。
培訓最后,多家期貨風險管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圍繞“如何提高產業企業期現結合業務風控能力”“服務中小微企業方面的做法和經驗”“服務國家戰略(鄉村振興)方面的做法和經驗”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為140余名參會人員提供了具有實踐價值的思路與解決方案,進一步深化了產業與金融協同發展的路徑認知,助推期貨風險管理公司服務能力建設與產業風險管理水平協同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