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部的崇山峻嶺間,長江與嘉陵江蜿蜒交匯,激蕩起重慶工業文明的浪花。在這片被兩江滋養的工業沃土上,一場深刻的風險管理變革悄然上演——扎根巴渝近70載的重慶鴿牌電線電纜有限公司(下稱鴿牌),以創新為帆、期貨為翼,成為傳統線纜企業轉型升級的生動范本。
面對銅價年均波動超25%的“驚濤駭浪”,鴿牌以期貨市場為“壓艙石”,構建起覆蓋采購、生產、銷售全鏈條的動態防御體系,連續25年穩健穿越周期。這家老牌企業用多年實踐印證:當制造業的“硬實力”與期貨市場的“軟智慧”深度融合,就能鑄就抵御市場風險的“銅墻鐵壁”。
涅槃重生:
從資不抵債到西南線纜質量標桿
走進鴿牌的生產工廠,只見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通過數字終端實時監控設備狀態。現代化的生產線與整潔有序的廠區環境,讓人不會想到這里也曾經歷過風雨滄桑。
1956年,鴿牌的前身——重慶電線廠成立,成為重慶第一根電線、第一根電纜的生產者。在計劃經濟時代,這家企業肩負著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礎材料的重任,從工廠的第一臺設備啟動,到第一根電線成功產出,彼時鴿牌的工人用雙手和汗水鑄就了重慶工業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歷史的榮光并未讓企業免受市場的沖擊。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計劃經濟時代的經營模式逐漸失去競爭力。20世紀90年代末,鴿牌經營陷入至暗時刻:廠房滿目瘡痍,設備銹蝕老舊,許多機器無法正常運轉,市場份額也幾乎丟失殆盡。鴿牌董事長唐亮亮回憶起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時感慨地說:“那時候的鴿牌承受著資不抵債的巨大生存壓力,急需找到新的發展之路。”
2001年,鴿牌完成改制,成為企業命運的轉折點。據唐亮亮介紹,當時的經營層果斷錨定蓬勃發展的房地產市場,首創“電線是工業消費品”的理念,以家裝電線為核心,推行“水電一體化”解決方案;同時,實施“差異化、專業化、精品化”的品牌發展戰略,視“質量為生命”,建立產品全過程“零缺陷”質量管控機制。
產業布局與管理機制的一系列變革成效頗為顯著。2010年,鴿牌企業品牌建設獲得高度認可,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又被評為“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在市場上,鴿牌的口碑也越來越好,“家裝不用鴿牌——撬了重來”成為重慶當地消費者的口頭禪。鴿牌的產品逐漸開始暢銷全國,成為山城重慶的“質量標桿”。
技術躍遷:
二次突圍拓展市場新藍海
但市場的風云變幻,從不給企業喘息之機。2020年后,房地產行業逐漸退潮,疊加疫情沖擊,家裝市場持續萎縮。“當時市場上很多家裝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生存壓力增大。作為家裝電線的主要供應商,我們也受到了嚴重影響。”唐亮亮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當時企業管理層敏銳地意識到,若不突破舒適區,企業將再次陷入危機。
以2023年為轉折點,鴿牌啟動從消費端(C端)向工程領域(B端)的“產品+市場”雙轉型,推進“大客戶+走出去”戰略,進軍電力、鐵路、特種裝備市場。憑借前瞻性布局,短短3年內,公司大客戶銷售占比大幅提升,在市場風浪中站穩了腳跟。近年來,緊跟線纜行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步伐,鴿牌又積極布局、率先突破,建成了“數字化車間”。“2023年,我們的全流程數據采集等數字化制造新模式全面落地,車間自動化率提升60%,人均效率提高18%。”唐亮亮說。
不僅如此,鴿牌的科技創新也成為打開國際市場的鑰匙,其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通過CE認證,出口至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了客戶的認可和信賴。
勇立潮頭再揚帆。如今,重慶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變革,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唐亮亮告訴記者,在這場浪潮中,鴿牌也將吹響數字化建設的“沖鋒號”,以技術升級為引擎、產業鏈協同為紐帶,共建“重慶智造”生態圈,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注入鴿牌動能。下一步,鴿牌計劃從三方面深化轉型:一是升級現有數字化車間,通過MES/ERP系統集成實現生產全流程數字化管控;二是搭建供應鏈協同平臺,打通上下游數據鏈路,提升訂單響應效率;三是推進營銷服務數字化,精準對接客戶需求。
期貨破局:
從“被動承壓”到“主動馭險”
在線纜行業,當技術壁壘筑起經營的護城河后,企業仍要面臨銅等原材料價格波動這一常態化的壓力。“銅作為生產線纜的主要原材料,占線纜企業生產成本的比重在70%以上。”唐亮亮告訴記者,受全球經濟形勢、供需關系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內外銅價時常出現大幅波動,讓本就“料重工輕”的線纜企業經營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對鴿牌來說也是如此。
鴿牌與期貨市場的結緣,也始于其對多年來銅價波動的深刻體會。回憶起早期企業進口原材料的場景,唐亮亮告訴記者:“在沒有真正運用期貨套保這一工具時,我們曾一次性進口了3000噸銅,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海關辦理流程的幾天時間內,銅價就下跌了約3000元/噸,這讓我們遭受了不小的虧損。”
彼時的鴿牌雖然對銅期貨市場的動態已有所關注,但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以及對期貨市場研究不夠深入,并未貿然開展套期保值操作。
唐亮亮回憶說:“2000年后,國內外銅價波動愈發劇烈,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前,銅價從最低的23000元/噸一路飆升至最高的80000元/噸,隨后又受金融危機影響出現大幅下跌,這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價格波動就像一場風暴,隨時都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沖擊。”
在2008年前后的這輪銅價波動中,鴿牌目睹了業內不少企業遭受巨額損失,甚至面臨破產的窘境。唐亮亮說:“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警示,面對頻繁波動的銅價,我們開始思考如何更平穩地穿越周期,并更深入地研究期貨工具對企業經營的積極作用。”
實際上,經歷過企業改制與技術變革后,鴿牌的生產規模和業務量呈現逐年擴大的態勢,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企業版圖的擴張使得套保需求不斷增長。通過對期貨工具的進一步了解,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對實體企業而言,若不善用期貨套保工具這一‘防護盾’,將難以承受價格波動帶來的巨大風險。”他說。
隨后,作為重慶線纜市場為數不多的國有企業,有著“認準方向、向上飛翔”精神的鴿牌踴躍爭先,成為西南地區較早參與銅期貨套保的企業,開啟了讓風險管理意識“落地”的創新實踐。
2018年,鴿牌專門成立期貨交易工作組,加強專業人才引進與培訓,提升企業對期貨工具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并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逐步構建起嚴謹完備的套保制度與科學高效的決策機制。
“進行期貨套保時,風控是企業的‘生命線’。”鴿牌采購物流部副部長張夢恒告訴記者,為確保套保操作合規、高效,在額度控制上,鴿牌秉持審慎穩健的原則,明確規定套保額度不得超過凈資產的一定比例,確保業務風險可控;在流程規范上,有一套嚴密細致的業務流程體系,對套保操作的發起、審批、執行和監控環節等進行明確,確保操作合規。
“此外,在進行套期保值時,我們會根據市場波動情況,提前準備充足的保證金,避免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制平倉。”張夢恒表示,鴿牌十分重視增強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這樣可以更好地應對突發的市場風險。
唐亮亮也坦言:“期貨市場讓鴿牌從‘被動承受風險’轉向‘主動管理風險’,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協同聯動:
期現融合搭建產業共贏圈
在計劃開展套保時,鴿牌十分明確的是期貨工具需根據企業經營需求使用,而非盲目投機。記者了解到,多年來,鴿牌一直嚴格按照上級單位的工作要求,開展銅期貨套期保值業務,以有效對沖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穩定經營預期,助力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在套保模式的選擇上,鴿牌也秉持審慎和精準的原則,僅將一部分訂單納入套保的考量范疇。“比如,當有按固定價格中標且交貨時價格不因即時銅價漲跌而調整的訂單時,由于價格是固定的,一旦銅價出現大幅波動,將直接影響我們的利潤空間,就需要考慮套保,以鎖定成本。”張夢恒表示,“基于上述訂單,我們會進行市場分析和判斷,如果預期9月銅價上漲,而有訂單需在10月交貨,我們就會在期貨市場進行買入套保,防范銅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風險。”
而當銅價暴漲至歷史高位時,企業也會通過賣出套保,規避高采購成本風險,并鎖定部分產品的應得利潤。
通過實際參與期貨市場,鴿牌進一步加深了對期貨工具的理解:期貨不是投機,而是應對價格波動的“保險”。當下,鴿牌的主要部門均有專人負責期貨套保業務,期貨工具與鴿牌現貨業務實現深度融合。從具體流程來看,在接到客戶訂單后,先由鴿牌的銷售部門根據實際現貨量擬定套保方案,然后提交決策小組審批,經領導審批后指令會傳遞至采購物流部,采購物流部最后再根據決策小組的審批單執行套保。
多年來,鴿牌一直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通過簽訂訂單、合作套保等模式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了解并參與期貨市場,助力其實現預期的風險管理目標,促進了線纜行業的良性發展。
唐亮亮告訴記者,鴿牌的理念是“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與客戶簽訂長期合同,若不進行套保,銅價的波動會使雙方盈利或虧損的不確定性增大。“目前,鴿牌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一方面可以對沖自身的價格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客戶鎖定原料成本,構建起了產業共贏的良好生態。未來,鴿牌將不斷完善風險管理體系,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共同應對市場風險。”他說。
邁向百年:
期貨“防護盾”護航新征程
當前,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鴿牌的特種電纜連接火箭;在新疆風電場,新能源銅排輸送綠色動能;在重慶軌道交通網絡中,高可靠性線纜支撐城市運轉……多年來,鴿牌服務了眾多國家級重點工程,已深深融入中國工業的“大動脈”。期貨工具的運用,則讓這家老字號企業在時代洪流中愈發熠熠生輝。
正如企業名稱中的“鴿”所象征的和平與穩健,鴿牌對待價格波動風險的態度也是如此——不盲目激進,也不因循守舊。唐亮亮告訴記者:“在向著‘百年鴿牌’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在企業深耕新能源與智能電網領域時,期貨工具將是企業戰略層面的‘風險防護盾’。期貨套保能夠幫助我們鎖定采購成本、規避風險,為研發和擴產提供穩定預期。”
2025年,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釋放萬億元市場規模,重慶“33816”規劃則明確聚焦高端線纜、高精銅材等產業集群。隨著新一輪機遇澎湃而來,唐亮亮告訴記者,鴿牌將錨定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新基建賽道,重點布局高效節能領域,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鴿牌也會嚴格按照監管要求,提升風控意識,加強期貨團隊建設;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金融知識和技能,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為“百年鴿牌”發展保駕護航。
從“一根電線”到“智慧能源網絡”,從傳統制造到金融賦能,鴿牌近70年的發展之路,也是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生動縮影。2024年,中國線纜行業規模雖已達1.2萬億元,但高端市場仍被外資壟斷,在此背景下,國內線纜企業面臨從“無須擴張”到“高質量競爭”的嚴峻形勢。鴿牌,無疑是這場變革中的先鋒力量,它不僅在關鍵技術領域深耕細作,以創新突破“卡脖子”難題,更以前瞻視野捕捉到金融工具對實體企業的賦能潛力,巧妙借助期貨市場的風險對沖功能,為企業穩健經營筑牢了防線。在期貨這一金融工具的加持下,鴿牌正以創新為刃、實干為筆,在時代畫卷上奮力書寫中國線纜行業的輝煌篇章,引領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