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金融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申銀萬國期貨公司(下稱申萬期貨)依托產業套保智能服務平臺,運用大模型技術為浙江潤富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潤富)量身定制螺紋鋼基差套保策略,有效提升了企業風險管理與價格決策能力,成為科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生動范例。
申萬期貨研究所所長薛鶴翔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對產業客戶意義重大,但當前行業面臨專業人才匱乏、期現市場信息覆蓋不充分、風險評估與控制能力不足、交易決策難等痛點,導致企業套保參與度低。因此,市場需要一款智能化的產業服務平臺幫助解決企業的痛點。
在此背景下,申萬期貨敏銳洞察市場需求,打造了產業套保智能服務平臺,實現多項突破,成為首家通過大模型服務產業客戶風險管理、接入DeepSeek、實現產業客戶套保大模型落地應用的期貨公司。2024年5月至今,申萬期貨通過產業套保智能服務平臺,持續為浙江潤富提供螺紋鋼大模型基差套保策略。
“浙江潤富身處復雜的鋼鐵市場,原材料價格和成品鋼材價格走勢難以預測,企業對期貨套保操作非常重視。基于此,我們將企業需求和個性化數據以數據資料的形式導入模型,進行大模型的學習和運算,制定貼合企業需求的套保方案。”據薛鶴翔介紹,在套保實施前,他們先對企業數據進行整理和標準化處理。實施過程中,分析師每日將宏觀、產業、企業現貨、市場反應等數據導入平臺計算,回測調整模型參數,結合兼容性確定最終參數,再將策略建議反饋給企業供其決策。業務實施后,持續總結梳理模型,用樣本外數據進一步優化平臺模型。
薛鶴翔告訴記者,通過平臺引入后,浙江潤富獲取策略建議更便捷,并能形成持續的反饋機制。隨著數據的不斷輸入和運算,大模型也會不斷學習總結,策略信號將更加準確。從模型的分析邏輯看,宏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PMI回落,淡季特征顯現,大模型給出鋼鐵價格長期趨弱建議,符合市場分析邏輯。在2024年5月至9月RB2410合約價格持續回落期間,模型鎖定長期價格的判斷與實際走勢一致,驗證了平臺策略的有效性。
據了解,多年來,申萬期貨強化創新引領,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其產業套保智能服務平臺榮獲多個獎項,如第十八屆“金洽會”上海金融業賦能新質生產力優秀成果獎;在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遴選中順利完成首輪答辯,并成功入圍證券期貨行業金融科技創新試點;此外,還入選上海創新監管聯合實驗室2024年度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領域示范場景案例。
薛鶴翔表示,未來,申萬期貨產業套保智能服務平臺將在服務實體經濟、提升市場效能、強化合規風控、增強監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等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